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申报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自评报告 二维码
1976
创新驱动 内涵发展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申报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复评自评报告 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市场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用,实现了办学规模与办学效益的同步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来,以省重点中职学校复评为目标,以建设“四位一体”职教中心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充实实训设备设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创新管理机制,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我校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特色凸显,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对照《广东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标准》和《广东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广东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标准>及评估指标体系修订说明》,我校开展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华侨之乡恩平市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中国第一个温泉之乡、中国地质地热公园、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 我校是恩平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名为“恩平市鳌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3年,1999年11月被评为江门市重点职业中学,2003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7269.3平方米,约175.8亩,校舍建筑面积39014平方米,实验实训室28间,实验实训设备总值2122.97万元,教学、实训场室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完善,完全满足教学和实训需要。图书馆印刷图书5.3万册,报刊120种,学生阅览室座位160个。体育场室及器材、设备设施齐全,有4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场6个。有独立网站以及卫生室和心理健康辅导室。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0人,专任理论课教师本科率为100%,高级职称教师19人,中级职称教师62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理论课教师75.3%;专业课教师7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4人,占专业课教师61.1%;实习指导教师18人,具有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比例为61.1%。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应用、染整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美术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等13个专业。全日制中职在籍在校生2310人。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我校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以技能服务社会、办一流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秉持“做人有根本、就业有本领、创业有能力、发展有后劲”的育人目标,形成了集中职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四位一体”职教中心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由于办学成绩显著,我校获得了江门市五四红旗团委、恩平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恩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恩平市学校综治及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恩平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及恩平市2015年机关管理创新奖奖励。 (一)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四位一体”职教中心 1.政府重视,成立职教中心。为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恩平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实施“大职教”战略,集聚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经过深入调研,2013年9月恩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恩平市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构职责重组方案的通知》(恩府办〔2013〕145号),将学校与广播电视大学、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资源整合,组建成恩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下挂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恩平市广播电视大学、恩平市教师进修学校、恩平市社区学院四个牌子,市政府直属公益一类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恩平市教育局管理,并派出一名教育局班子成员任负责人。职教中心成立后,省教育厅,江门市教育局,恩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教育局等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恩平职教中心建设高度重视。省教育厅邵子铀处长、饶洪彬副处长、吴艳玲调研员,江门市钟军副市长、江门市教育局赖燕芬局长等领导专程到我校进行职教中心建设调研,提出工作指导意见。近三年来,我市主要领导、四套班子成员多次亲临职教中心指导工作,确保在政策上、建设资金配套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及时到位,形成了举全市之力办好职教中心的良好氛围。2014年,恩平市“校企对接、双招互助”工作会议两次在我校召开,市委书记李灼冰亲自主持会议,研究加快发展我市职业教育、培养企业急需技术人才有关问题,为职教中心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凝心聚力,会上确立我校“肩负着我市经济转型健康发展重任”的办学地位,会后专门成立恩平市推进校企对接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理顺我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薛卫东市长到学校调研时表示全力支持我校建设,并表达决心把我校打造成恩平教育的一张名片;恩平市教育局把建设我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分管教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润娇、教育局局长梁国光经常深入我校现场办公,指导我校开展工作。2015年,我校“四位一体”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纳入省粤东西北县域中职教育转型提升项目,省教厅、财政厅拨付500万元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并作为示范典型向全省推广。 2.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近五年来,我校得到省、江门市和恩平市等各级专项建设资金近9000万元。2011和2012年,恩平市委、市政府对我校的校安工程投入1100多万元,新建了实训楼、学生宿舍楼A幢、学生宿舍楼C幢和运动场,建筑面积达8872平方米。2013至2016年,恩平市委、市政府对我校创强工程投入3700多万元,新教学大楼和6个标准篮球场已投入使用,新实训中心正在兴建,预计2016年初投入使用,信息综合楼、学生宿舍楼D幢和学生饭堂工程已立项。在2013和2015年的“省中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中争取得到省、市共计1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电子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实训中心和新实训中心大楼建设。市委市政府还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烹饪实训室、计算机室、形体训练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数控加工中心等多个实训场室。2014年江门市政府投入1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目前已经实现所有教学课室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所有教职工人手一台办公电脑,实现1000兆光纤连接,确保学校网络畅通。为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恩平市委、市政府承诺在2016年财政预算中安排1996万元专项用于我校添置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此外,为了打造数字化校园,我校专门成立以梁卫华副校长为市职教中心校园信息化研究课题组主持人,并拨出10万元作为研究启动资金,力争五年内实现目标。在各级资金的支持下,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现代化教育教学有了切实保障。此外,2014年9月恩平市政府制订《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激励机制》,每年拔出专款100万元用于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奖励,奖励教师在学生防流控缀、师生技能考证、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切实发挥了激励导向作用,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章分类:
自评报告
|